阅读历史 |

世界的尽头是考编(1 / 2)

加入书签

经纪人于荣谷几乎是一听工作内容,立刻就答应了下来。这种半带公益性质的节目用来给艺人的履历镀金再好不过了,尤其这部纪录片还是国电台出品。

除此之外,深谙殷爵风为人的于荣谷也知道前者一定会非常乐意参与这样的拍摄。他是为了和国电台搭上线,多给手里的艺人找资源,殷爵风则纯粹是偏好这类文化性高于商业性的艺术活动。

好比殷爵风不止一次在于荣谷面前提过想退圈回去考公,原因是家里亲戚们的工作基本都有编制,每每家族聚会自家父母都会因为他还不是体制内的一份子而觉得面上无光。

于荣谷当时听完人都麻了,这年头多少人笑贫不笑娼,殷家有殷爵风这么一棵日入208万的摇钱树,居然还整天想着要后者去找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他都不知道该笑殷家人傻还是佩服他们固执己见。

曾经有人讲过一个笑话——某国首相是某族后裔,该族人向来以儿女能当上医生为荣。在首相就任后,有人采访首相的父母,问他们对自家儿子以外族身份当选一国首领是何感想。首相父母笑得尴尬,十分遗憾地表示“他是做得不错,只可惜没能当个医生。”

于荣谷过去以为这个笑话是单纯编出来讽刺某族人的,可在认识殷爵风后才发现,一样米养百样人,还真的有人认死理,哪怕名利荣华摆在面前也不动摇。

俗人一个的他能怎么办?只能成天好言好语地哄着殷爵风继续留在圈中。就是对方突然心血来潮要去报考a省歌舞团,他也不敢生气不敢骂,还得默默帮其把行程重新安排,空出足够的时间来。

不过除此之外,殷爵风堪称所有经纪人的“梦中情艺人”——业务水平高,性子好不作妖,最重要的是还有逆天的好运。

娱乐圈是个讲玄学的地方,大家常说“小红靠捧,大红靠命”。如果命理之说是真的,那么殷爵风绝对是板上钉钉的“天选大明星”。

先是被章导一眼相中,提携他拍了几个广告,演了几个连续剧里的小龙套,在圈内混了个眼熟。

接着又在章导本人执导的电影中扮演一个盲人舞者。虽然戏份不多,演技却是可圈可点,再加上数个亲身上阵的舞蹈场面,成功让他拿到了当年金龙奖的最佳新人奖。

金龙奖是华语电影五大知名奖项之一,殷爵风还没上大学就抱了个新人奖回来,可谓是一鸣惊人。

随后他又顺利考入u大电影学院,开始在娱乐圈里崭露头角,各种片约代言蜂拥而至。

不少新人一夜爆红后就在纸醉金迷的娱乐圈里迷失了自我,殷爵风强就强在他始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

于荣谷不是他的第一个经纪人,上任经纪人之所以“被解约”,正是因为对方一切从“钱”出发,给殷爵风安排了无数工作,好坏不论,竭尽全力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他的流量变现。

这其实是极其普遍的操作,因为娱乐圈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超常人的想象,无数新人堪堪才冒了个泡,第二天就已经沉下去查无此人。

在大众还记得自己的时候,收割粉丝的爱意,把名气转换成真金白银——不知多少明星这么做过,偏偏殷爵风拒不接受,爱惜羽毛到坚持要亲自把关每份工作。

经济公司暂时还不想放弃殷爵风,一来他与章导关系匪浅,二来对方确实有点运道在身上,但凡有他参与的作品市场反馈都很不错。

于是公司把他调到了经验更丰富的于荣谷手下。

事实证明,于荣谷不愧于“名牌经纪人”的称号,很快便找到了跟殷爵风和平相处的最佳方式。

他虽然也会劝说殷爵风多接商务,但绝不会自作主张替后者直接接活。影视方面的本儿接不接,更是由殷爵风一个人说了算。

在于荣谷眼里,殷爵风就是个叛逆期还没过的大男孩,又乍然爆红,所以才拼命想在各方面宣示自己的主权。

因此他由着对方随心所欲,等着哪天现实教会殷爵风做人后,他再出场救市。

于荣谷怎么也没料到的是殷爵风如此沉得住气,即使搜索热度每天都在掉,他仍是宠辱不惊,仿佛即将糊掉的不是他本人似的。

这下可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于荣谷自认眼光老道,殷爵风显然是块璞玉,就这么“泯然众人矣”实在太过可惜。

正当于荣谷发愁要怎么保住殷爵风的曝光率时,后者忽然收到孔导的电话,询问他是否有意向出演正在筹拍的新电影里的男一号。

孔导的电影在商业价值上可能比不过章导,但他是个“得奖专业户”,特别是国际性大奖,凡是参赛的几乎没有空手而归过。

于荣谷高兴得恨不能当场替殷爵风去把合同签了,后者却依旧淡定,还让对方“先把剧本发过来看看”。

于荣谷直到此时此刻才共情了前经纪人,敢情殷爵风他是真佛系啊,娱乐圈的名利富贵在他眼里都是浮云……

不过殷爵风淡然归淡然,好机会送到面前了也不至于傻傻推掉。他在研究过剧本确定自己能胜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